學生用了ChaGPT,他就可以獲得最複雜的MySQL指令,那麼老師應該怎麼教學MySQL呢?
老師出了再困難的資料庫作業,學生用了ChaGPT,每個人的作業都洋洋灑灑的,那麼老師應該怎麼評分呢?
不止是MySQL教學,這是很多老師都需要面對的問題。
根據我的經驗,老師授課應該「教導模式而非單純知識」。
以MySQL為例,知識就是指令,模式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,也可以說是解決問題的經驗。
學習MySQL時,指令當然還是很重要,但它是可以外掛的,也就是知道就好了,而不需要能夠默寫出來,需要的時候去Copilot或是ChatGPT一下就可以得到。因此,這個部分就不是MySQL教學的重點。
那麼MySQL教學的重點是什麼? 就是「模式」,碰到一個問題時,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是經驗,這個部分就需要老師來引導。
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有了AI工具,大家都可以變成作家、畫家、動畫家、作曲家,但是困難的是在於要使用什麼工具? 要下什麼指令? 要做哪些設定? 也就是你要如何驅使AI工具去完成你想要的成果? 當成果不符合時,你應該如何與AI工具溝通?
這篇文章"實作練習 : 使用ChatGPT協同設計MySQL資料表單,以及撰寫PHP程式",就告訴大家一件重要的事情 : ChatGPT給你正確的答案,但是你可能還是無法使用這個正確的答案去解決問題。
為何有了正確的答案,還是無法解決問題? 原因就在於你沒有告訴ChatGPT整個「context」,也就是整個「情境」。所以不是ChatGPT給了你錯誤的答案,而是你沒有把完整的問題告訴ChatGPT。
另外一篇文章"MySQL達人筆記 : 有了生成式AI,老師應該怎麼教MySQL資料庫知識?",也提到傳統上課傳授知識的模式已經過時,老師應該提供的不再只是「知識」才對,而是「模式」。老師應該告訴學生的不能只有WHAT,而應該是WHY跟HOW TO。
老師應該從「問題」講起,告訴學生現在要解決什麼問題,應該要如何得到「解答」? 「模式」就是從「問題」到「解答」的過程,在這個過程中使用AI工具,再帶入觀念。
舉個對照的例子 :
(1) 傳統教學
傳統教學時,我們要講「鎖定」,我們會告訴同學 :
~ 鎖定的功能會因「儲存引擎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~ 鎖定分成「表鎖定」跟「行鎖定」。
~ 鎖定還能分成「悲觀鎖定」跟「樂觀鎖定」。
~ 鎖定還能分成「排它鎖」跟「共享鎖」。
~ 鎖定沒有弄好會造成「死鎖」。
好的,講完之後,這些內容加上跟Lock相關的指令就有許多考試的材料。
但是,這些東西怎麼用? 可以用在什麼地方? 學生完全不知道 !
這也就是學生經常講的「老師都教一些沒有用的東西」。
其實不是沒有用,而是老師只講「解決問題會用到的東西」,但是卻沒講清楚「解決什麼實際問題」。
(2) 現代教學
現在有了AI工具,就不應該開始就講觀念,應該先談問題。
不是以上的觀念不重要,而是要讓學生實際了解哪些觀念很重要的時候,再帶入觀念。
例如我們要談上面的「鎖定」,我們先從網路上的「搶票問題」談起。
像今天奇美博物館的埃及展開放早鳥購票,結果許多人所有通路幾乎都無法連上,發生什麼問題? 當大家在同一個時間進入一個網站購買演唱會門票,發生整個流程當機,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?
當機的原因有很多,例如頻寬不足、伺服器容量不夠、程式設計考慮不周等等問題。再加上客戶端的狀況,例如有人是高速網路,有人使用手機,在同時進入網路時,就可能網路速度較快的用戶能夠先馳得點。
其中程式設計考慮不周,沒有做好鎖定的設計,就可能引起整個流程當機。
因為我在等你,而你也在等我。這不是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,而是大家都在空等的悲慘故事。
沒有做好鎖定的設計,就算有再大的頻寬、再強的伺服器都沒用,就是當機給你看。
有了這樣的「搶票問題」,學生才知道原來「鎖定」是要解決這樣的問題,讓同時大量進入的需求可以依序的完成作業。
然後,在「搶票問題」中可能有哪些資料表會跟「鎖定」有關? 我們再請同學跟ChatGPT之類的工具討論如何解決問題。這就牽涉到你怎麼清楚的敘述需求,要求ChatGPT提供什麼結果。然後透過不同的鎖定,實際了解有那些不同的作用。
我在文章"實作 : 工讀生薪資管理系統",也提過ChatGPT給了多次錯誤的答案,如果我們自己不知道錯誤在哪裡,也無法指出錯誤讓ChatGPT去修改。
在這個情況下,我可能不會寫stored procedure,但是我可以叫ChatGPT幫我寫,而前提是我必須看懂ChatGPT寫了什麼? 也必須知道它哪裡寫錯了,這樣才能把問題解決。
因此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讓學生知道哪些是ChatGPT可以幫忙的? 哪些是自己應該要知道的,如果你什麼都不知道,你是無法驅使ChatGPT完成工作的。
[結論]
ChatGPT 等生成式工具出現以後,部分學生更容易忽視課堂學習,誤以為「需要的時候再問 ChatGPT 就好了」,因此對上課內容不加留意。
然而能夠有效運用 ChatGPT 解題,本身就需要「定義問題、提示工程、結果驗證」等能力的訓練;若缺乏判讀正確性的素養,只是把解題交給運氣罷了。
教師若能跳脫傳統講授,將重心放在「解決問題的流程」與「判準」上,並把 ChatGPT 定位為助教,引導學生練習:如何提出可操作的問題、如何拆解與比對回覆、如何以證據驗證與修正結論,如此不僅不會被工具瓦解教學,反而能讓生成式工具成為學習的助力,讓學生真正掌握實用的能力。
0 留言